春天濕氣來襲 周身酸痛容易疲倦?

春季祛濕大法

香港的春季通常見到綿綿細雨,大自然呢個天然加濕器使人體開始逐漸積累濕氣。我們的脾屬濕土,性喜燥惡濕。春夏濕氣漸重,加重脾土負擔,人們容易出現濕困的表現。

常見的濕氣重表現有:

1. 疲倦
孟浩然的《春曉》有一句:“春眠不覺曉”,很貼切地描述了春季人們犯困的表現。由於濕氣困阻脾胃,阻礙清氣上養於頭目,所以人常常覺得疲倦,需要打呵欠來幫助提升清氣。

2. 頭昏矇、沉重
濕氣困阻、蒙住我們頭腦清竅,使得感覺昏昏沉沉,病人常用“頭重”來描述。

3. 食慾不佳
水濕困脾,脾胃負擔加重,不能健運,所以胃口不佳。

4. 大便爛,甚至腹瀉
水濕向下流於大腸,糞便水份增多,所以大便偏散,或者出現腹瀉。

5. 誘發濕疹,或濕疹加重
水濕滯留皮膚間,誘發濕疹,或者原有濕疹加重,患者撓破皮損,會有液體流出。

濕氣可以因應不同體質、季節、飲食習慣等,具體呈現出不同的濕氣狀態。比如濕熱、寒濕、脾虛夾濕等。針對不同類型的“濕”,中醫選擇不同的藥材幫助祛濕。比如,偏濕熱者,可以選擇赤小豆、土茯苓、茵陳、生薏苡仁等;偏寒濕者,可以選擇生薑、羌活、蒼朮等;如脾虛有濕者,可以選用白朮、茯苓、熟薏苡仁等藥材。

寒熱虛實常常夾雜出現,有些濕疹患者以為自己咽乾咽痛便是“熱氣上火”,熱底體質,所以自己買大量土茯苓、雞骨草等煲涼茶飲用,殊不知越飲熱氣表現越明顯,濕疹亦加重。中醫四診後才發現,原來患者是脾虛濕熱型,單純飲清熱解毒利濕藥物只會讓濕疹更嚴重。若想真正了解自己的體質,建議向註冊中醫師咨詢。

我們日常可以煲些平和的祛濕湯水,來幫助清除身體的濕氣。

(一)冬瓜薏米祛濕湯

冬瓜 1斤半   生熟薏米 30g   白扁豆 30g   蜜棗 3   排骨一斤

步驟:
1. 所有食材洗淨。
2. 冬瓜祛籽切小件備用,生熟薏米與白扁豆浸泡半小時備用,排骨汆水備用。
3. 大火煮滾一鍋水,水滾後將所有食材加入,轉用文火煮一小時。
4. 飲用前,適當加鹽調味。

(二)牛大力粉葛土茯苓湯

土茯苓 30g   牛大力 40g   粉葛 半斤   豬骨 1   

陳皮 2   紅蘿蔔 1   赤小豆 20g   蜜棗 2

步驟:

1. 所有食材洗淨。
2. 土茯苓、牛大力、粉葛、紅蘿蔔切小件備用,赤小豆浸泡半小時備用,豬骨汆水備用。
3. 大火煮滾一鍋水,水滾後將所有食材加入,轉用文火煮一小時。
4. 飲用前,適當加鹽調味。

以上食療僅合適日常保健所用,如有疑問或明顯不適,建議咨詢或求診註冊中醫師。

撰文:郭瑩瑩註冊中醫師
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學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