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前暗瘡好困擾?睇下何醫師點拆解啦~

何醫師成日聽到「明明已經食得好清,點解黎M前仲係爛面架!」之類的說話,相信不少女生都有經前爆瘡的困擾。在中醫角度,女性當經過排卵期後,氣血開始下聚到子宮,但若氣血運行不暢,就會引成鬱滯(即「谷住」)的情況,在皮膚會形成暗瘡,在乳房引起脹痛,在小腹則見腹脹痛,造成經前綜合症常見症狀。直到經血排出體外,氣血鬱滯的情況頓時得到緩解,暗瘡自然消失,然後在下一次月經前再次出現。那甚麼原因會造成氣血鬱滯呢? 中醫理解主要是以下兩大原因。

1.肝氣鬱結

大家可以想像肝是一個泵,參與調節身體氣血運行的速度,通常最容易受情緒和壓力影響。在現代社會,不同年紀的女性都有不同壓力,包括讀書進修、工作、照顧家庭等,若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及疏理,會減弱肝作為泵的功能,氣血流動速度減慢,自然容易「谷住」。如果鬱得太嚴重,可以化火出現熱象,又或者兼夾痰濕瘀等其他情況,使暗瘡更加嚴重。

2.氣血不足

肝要做好泵的角色,要有足夠的燃料,在身體的燃料即是氣血。剛才提到,經前氣血下聚到子宮,若身體氣血不足,其他地方獲分配的氣血相對較少,而肝所收到氣血亦會不足,令它的工作速度減慢,整體氣血流速下降,亦會形成「谷住」的狀態。

若氣血足夠,暗瘡會出現紅腫熱痛的反應,見膿頭,很快能自行消掉;而氣血不足的人,暗瘡多不紅腫,難以化膿,弄破會流出淡紅血水,或者暗瘡隱藏在皮膚下,長期摸到但「谷唔出」。

肝氣鬱結的人需要疏肝理氣,加速氣血運行,處理經前暗瘡之餘,亦對行經時的不適(例如痛經、血塊多、乳房脹痛等)有幫助;而氣血不足的人則需補益氣血,有時病人見處方中有補益藥物,會擔心暗瘡增多,但這樣可令暗瘡加速化膿,消除皮下的鬱滯,亦能補充身體氣血,幫助氣血流通,配合活血祛瘀的中藥,更能減淡痘印。

當然,臨床上兩種原因經常同時存在,所以會根據病人實際情況,分配用藥的比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人見到暗瘡就會自行用清熱的方法,例如飲涼茶、食龜苓膏等,暗瘡一般有即時緩解,但下次經前仍會出暗瘡,而氣血愈是不足的人,過量食用寒涼,會令氣血更少,長此下去,出暗瘡的情況會惡化,更會導致來經時怕冷、頭暈、神疲等症狀加重,所以了解問題的根本再作針對的治療,才是上上之策。

撰文:何肇婷中醫師

香港註冊中醫師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(針灸學)

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(榮譽)